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图表 天气图表
哥本哈根天气_哥本哈根天气40天预报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气候问题为什么又被称为气候政治2.人类活动对本轮气候变暖的有哪些影响?3.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4.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5.今年冬天为什么特别冷呢?气候不是变暖了吗?请专家解答北欧的风景真的是非常的好,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这个地方的一些攻略,其实主要的还是游记,最主要的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这样玩话多少钱,所以
1.气候问题为什么又被称为气候政治
2.人类活动对本轮气候变暖的有哪些影响?
3.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
4.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5.今年冬天为什么特别冷呢?气候不是变暖了吗?请专家解答
北欧的风景真的是非常的好,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这个地方的一些攻略,其实主要的还是游记,最主要的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这样玩话多少钱,所以大家就一起去看看吧。
这次旅行并没有刻意省钱穷游,没有住廉价的青旅,没有省酒店钱在机场过夜,也没有天天啃面包饿自己,连轮渡都豪气地订了海景房。但是最后算下来居然只花了5000多人民币,也是吓了一跳。
第一站丹麦哥本哈根
3月24号早上,先从贝尔法斯特坐大巴去了爱尔兰,大巴价格12.9英镑。然后从爱尔兰都柏林出发,坐飞机到哥本哈根,3小时就到了。机票价格276元人民币。挪威航空,飞机上有Wi-Fi,提供免费饮料。
到哥本哈根后,买了一张哥本哈根24小时CityPass,这张卡可以在24小时之内免费乘坐哥本哈根所有公共交通,价格80丹麦克朗/每人。
然后坐火车从哥本哈根机场到了市中心的火车站,火车站一出门就是丹麦最大的游乐场Tivoli。
预定的酒店离火车站步行5分钟,所以是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找了一家中餐馆吃饭,晚饭花了150丹麦克朗/每人,酒店价格286.34元人民币/每人。
这次出门的时候,却把中国银行全币种信用卡忘在了英国,没办法刷卡,而且欧元现金也不够,所以只能在官网上订了Tivoli的门票,单人入场门票120丹麦克朗。还买了一张旋转木马票(Turbillet),30丹麦克朗。
不得不说自己也是运气好,因为是临时起意来北欧转转,当时定先去哥本哈根纯粹是因为机票便宜,也只想去新港和小美人鱼那看看。
到哥哈的那天恰好是调夏令时的日子,居然就撞上了Tivoli开园。
在园里四处转了转,玩了各种游戏。期间遇到了超级多的帅哥哥,简直是看一眼就尖叫。而且丹麦人英语特别好,完全沟通无障碍。
周末的时候Tivoli会在晚上23:45放烟花,去的那天刚好就有烟花。因为定的酒店离Tivoli步行也就5分钟,所以最后决定先回酒店休息,到23:30的时候再出门看烟花。
看完烟花就回酒店睡觉啦,因为第二天要坐轮渡去挪威,而坐轮渡的地方离小美人鱼步行也就15分钟,所以我们决定早上去新港,下午回酒店取行李,最后去小美人鱼。
看完小美人鱼之后,就打算去坐轮渡啦。因为记错了登船时间,眼看着就要登船了,公交车还不来。幸好隔的不远,我几乎是提着行李跑着去渡口的。终于赶在最后一分钟之前check-in登船,一路惊险!
这个轮渡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往挪威首都奥斯陆,16:30出发,第二天早上9点多到奥斯陆。为了看海景,特地定了一个海景房,价格是109英镑/两人。
轮船上什么都有,有超市、免税店、餐厅、泳池、甚至还有。免税店卖的手表特别便宜,但是犹豫没带信用卡,所以没有足够的现金买下它,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一睁眼就看到了周围的海景,真是美哭了。本来还想学《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站在船头喊一句“Iamthekingofthe
world”,结果上甲板十秒钟不到就被大风吹回来了。。。
第二站挪威奥斯陆、卑尔根
早上到奥斯陆之后,并没有到处逛,因为奥斯陆确实也没有什么好逛的,所以直接去了奥斯陆火车站坐火车去卑尔根。
奥斯陆到卑尔根这条火车线路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火车线路。为了不错过这个美景,即使这趟火车有夜间的卧铺,可以省一晚的住宿,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白天坐火车。火车学生票价704挪威克朗。
对这趟火车线路,我的评价是,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挪威的森林,一定不要错过这趟火车。
当天18点的时候已经抵达卑尔根火车站,出火车站走了15分钟就到酒店啦。这家酒店是这趟旅行中最贵的一家,一晚人民币669.18元/两人含早餐,我们在那住了两晚。
到了卑尔根后,因为已经很晚了,游客中心都关门了,所以没有办法报第二天的峡湾团,所以我分头出门觅食,然后就早早休息了。
之所以分头出门吃饭,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胃,不管我去哪个国家旅游,都爱找中餐馆吃饭。而朋友的想法是去尝尝当地美食,陪我在哥本哈根吃了两顿中餐后,她终于受不了了,要去吃西餐。
早起吃完早餐之后,我们就去了游客中心。本来是打算去看吕瑟峡湾(Lysefjorden),却得知卑尔根没有一日游的吕瑟团,我们如果要去吕瑟,必须先去斯塔万格(Stavanger),才能报一日游的团。而且当天天气不好一直下雪,所以我们临时更改了计划,今天在市区转转,第二天再报一个当地的峡湾游。
然后我回酒店洗白白打扮完之后就出门了,酒店一出去就有一座山,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山,我们就一起往上爬了。爬到一半才发现这个山可以坐缆车上去,缆车50挪威克朗。我们到达山顶之后看到很多游客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景点,叫弗洛伊恩山,而她的山顶则是俯瞰卑尔根的最佳地点。
徒步的时候遇到了大雪纷飞在山道上跑步的路人;坐缆车上山的时候遇到了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带着滑雪板上山滑雪;到达山顶的时候遇到了带着孩子和狗登顶看雪的夫妻,我当时就想,希望自己未来的某天也能活得这么从容。
从山上下来之后我去吃了我昨天吃的那家中餐,之后一起去逛了街。50挪威克朗买了一件HM的T-shirt,比起我们坐个缆车就要50挪威克朗,真是便宜到哭。但是这件衣服被我在一周后落在了摩洛哥。
在卑尔根的第二天天气特别好,因为都懒得早起,所以是报了下午14:00出发的峡湾团去Bergen-Mostraumen。一觉睡到9点去餐厅吃早餐,吃完早餐回酒店收拾完时候就退房寄存行李,在市区逛了逛就去登船啦。
因为现金不够,峡湾游是在网站上订的,然后网上付款,价格是每人600挪威克朗。
峡湾团结束之后先去了渔市买晚餐,买了一盒鳗鱼寿司,然后就回酒店取行李了。吃完寿司还是很饿,又吃了之前在卑尔根一家超市买的泡面。这个泡面是随便买的,结果吃了之后才发现它的味道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特别像,连汤的味道都一样,后悔没多买几盒带走。
吃饱喝足就坐火车去机场啦,晚上的飞机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我们选择坐轻轨(也可能是火车)去的机场,票价37挪威克朗/每人。卑尔根飞斯德哥尔摩机票48.1英镑/每人。
第三站瑞典斯德哥尔摩
到达斯德哥尔摩的时候已经快晚上11点了,订的酒店在老城区,我们先坐机场专线到市中心的火车站,然后步行20分钟到酒店,机场专线票价150瑞典克朗/每人。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被瑞典人亲切地称为斯京,而我最初想来斯京,纯粹是对诺贝尔的景仰。所以第一晚住在老城,就是为了早起方便逛诺贝尔博物馆。第一晚的酒店离诺贝尔博物馆步行2分钟就到了。酒店价格188.65瑞典克朗/每人。
第一次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听完了导览,听到导览讲到诺贝尔自述“最大的缺点:没有家庭”时,热泪盈眶。因为答对了博物馆给游客出的题目,工作人员奖励了一枚“诺贝尔奖章”,于是我枕着奖章睡了一晚,可骄傲了。
逛完馆之后,就去了斯德哥尔摩皇宫和市政厅。
斯德哥尔摩皇宫过桥之后就是市中心,就在那里的一家小店里买到了斯德哥尔摩最便宜的冰箱贴!才10瑞典克朗。我有去一个地方就买一个当地特色冰箱贴的习惯。欧洲去了这么多地方,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因为在巴塞罗那买的冰箱贴也最多。
第二晚的酒店订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上,价格是368元人民币/两人。第二天的行程一半是逛地铁站。
斯京的地铁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地铁,这里不仅仅是地铁,也是瑞典的人文历史博物馆。
漂亮的地铁站都集中在蓝线和红线上,就边坐地铁边看风景,看到喜欢的地铁站就下车仔细逛,不喜欢的继续往前坐。大概逛了十多个站,就去市中心逛街了。因为瑞典汇率低且物价便宜(这里是跟丹麦、挪威比),买奢侈品是最划算,所以打算去逛逛LV,看看能不能找到想买很久却买不到的Nano
Speedy。
幸运的是,没有找到NanoSpeedy,因为找到了也没有钱买。我在回到英国的第二天,在英国LV官网上刷到了一个Nano
Speedy,这简直是天意。
回酒店的路上又去逛了HM
HOME。在斯德哥尔摩的大街上,你几乎走10步就能看到一家HM,买了三个90*90的HM靠垫套,一共花了60瑞典克朗,合人民币不到45元。
取完行李就去火车站坐大巴去机场了,机场大巴159瑞典克朗/每人。因为第二天要赶早班飞机回伦敦,最后一晚的酒店订在机场旁边,步行到机场5分钟,价格329.5瑞典克朗/每人,斯德哥尔摩飞伦敦机票价格34.24英镑/每人。
斯京真的是这次北欧之行最喜欢的城市了。戴着墨镜坐在斯德哥尔摩王宫的阶梯上晒太阳,简直是人生第一惬意的事。
费用这趟旅行因为是临时决定的,在订酒店和订机票上都比较赶时间。因为一直犹豫不决,导致最后订票贵了很多。比如从都柏林飞哥本哈根的机票,最开始打算买的时候才222元人民币,隔了一周就涨到了276元人民币。
即使如此,这个机票价格也是很便宜了。这趟玩下来,吃喝住行,不算购物一共花了5000人民币左右,所以啊北欧,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贵。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下booking这个软件,之前在欧洲旅行的酒店基本都是在这个网站上订的,从这个网址注册,可以得到15英镑的现金奖励。
关于电话卡的问题,
在欧洲是可以直接使用giffgaff电话卡的,全欧洲都可以使用套餐内的流量和电话,不会额外收费。所以也没有更换电话卡。基本上,在欧洲有着一张电话卡就够啦。
giffgaff电话卡可以免费申请,还可以免费寄到家里去,中国也可以寄。免费申请网址是从这个网址申请激活后还可以得到5英镑的话费奖励。
气候问题为什么又被称为气候政治
当哥本哈根遇到炎热的天气的时候,丝毫不用担心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因为这里有着许多的浴场,哥本哈根的人们会一起来到这些浴场,享受着海水带给自己的快乐,我们快来了解一下这里都有哪些不错的浴场吧!
Kastrup浴场这处浴场位于苏兰湾这里,主要的特色就是回这里的KastrupS?bad,这是一座木质的观景台,被当地人叫做是“蜗牛”,因为这座建筑的外形就像一个蜗牛一般!
在浴场内,这里为大家提供着两个跳板,分别为三米和五米,这里的水温度常年在二十摄氏度以下,海水清凉,但是比较深,大家尽量去浅水的地方玩水啊!
地址:AmagerStrandvej301,2770Kastrup
Sluseholmen浴场这是一处免费的浴场,一共包含着四个游泳池,分别是一个儿童游泳池和一个成年游泳池,还有两个锻炼和潜水游泳池,满足大家的多方面需要!
而且这处浴场因为外观是因为珊瑚的启发而设计的,还被大家称为是珊瑚浴啊!
地址:BenWebstersVej69,2450K?benhavnSV
IslandsBrygge泳池这里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处露天泳池,很多市民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都喜欢来这里游泳,即使是下班后,大家也喜欢来这里泡一泡,来一次日光浴,或者野餐,很是舒适啊!
地址:IslandsBrygge14,2300K?benhavnS
Fisketorvet港口浴场位于Fisktorvet购物中心的旁边,大家可以购物之后来这里放松一下,这里一共包含着三个游泳池,分别为儿童游泳池,成年游泳池和跳水池,跳水池有着一米和三米的跳板!
地址:KalvebodBrygge55,1560K?benhavnV
大家如果要在炎热的夏季来哥本哈根旅游,不如就来这些地方看看吧!
人类活动对本轮气候变暖的有哪些影响?
世界气候峰会刚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结束。地球变暖的代价,雪灾、台风、暴雨、干旱……各种各样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究竟该怎样由地球上的60亿人分担?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新书《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旨在从政治的角度,试图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
吉登斯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影响尤其深远,被誉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气候变化的政治》这本书,主要阐述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内容涉及气候变化、风险与危机,绿色运动及其未来,国际谈判、欧盟与碳市场,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学等。书中指出,气候变化会对每个国家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个人的利益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遏止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 全书一开篇,吉登斯便以一种灰暗的笔调,表明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这是一本有关梦魇、灾难和梦想的著作……”这些灾难和梦魇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结果上。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见、不直接,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计划中,很少被纳入短期考虑的范围。问题是,一旦当气候变化的后果变得严重、可见和具体,我们就不再有行动的余地了,一切都太晚了。这种现象在书中被称为“吉登斯悖论”,悲哀的是,我们就被这种悖论包围着。 但吉登斯认为,问题并不主要存在每个个人身上。恰恰相反,政府和政治家应该对这种现状负主要责任。他认为,我们现在缺乏一种关于气候变化的有效的政治,不仅缺乏成熟的政治理论,也缺乏成功的政治实践。本书正是试图在现有的各种制度的框架内,提供一套新的政治思维,以帮助政府应对和处理气候变化。所以,这是一本关于气候变化的政治,而非气候变化本身的书。 吉登斯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建议。首先,要将气候变化纳入日常生活;其次,要避免政治上的两极化,即支持与反对的严重对立;再次,要给企业、消费者和政治***以激励,并做出行动导向和创新性方面的努力;最后,要将气候变化纳入地缘政治格局。建议虽好,但怎样实施,却是摆在世人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对于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国,当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吉登斯认为,是高度工业化国家首先向大气层注入了大部分排放物,导致了全球性危机。所以,工业大国必须承担起控制排放物的第一位责任。它们必须带头降低排放,走向一种低碳经济并实施一系列足以把这些变化整合进去的社会改革。 在探讨气候变化的同时,吉登斯还充分肯定发展权。“大国需要减排,发展中国家可以放缓,因为首先要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气候问题。当然,吉登斯特别提到了中国,中国治理气候变化的决策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央政府的“政治整合”和“经济整合”在上令下达的过程中,往往经过层层官僚制的过滤,再次被简化为GDP崇拜。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哥本哈根:气候政治的新起点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寒气袭人。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第15次缔约方大会,拉开序幕。会场内,人头涌涌,气氛沸腾。会场外,一群身穿醒目红装、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竖立起两米高的绿色CHINA(中国)充气英文字体。他们是来自中国各地环保组织的青年代表。初生之犊,自信的眼神盖不住腼腆的心情,他们要向世界展示CHINA新的含义:?C?为气候/碳,H为人类未来,I为国际社会,N为各国各民族,?A为行动。哥本哈根,会否开启绿色中国的新时代? 此活动为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等中国民间环保NGO策划。适逢大会开幕式结束,各国与会代表纷纷驻足观看,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捕捉这个意外亮点。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一刻钟前,在大会开幕式上,笔者(王之佳)拜访了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感叹艰苦复杂的气候谈判白了他的头。一般情况下,部长级官员只会出席会议后期的高级别谈判,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7日就到会,可见中国政府对此之重视。
与此同时,联合国副秘书长施泰纳在媒体答问大会上,为谈判定调,语气坚定地说:“哥本哈根大会是拯救人类于气候灾难的最后一次机会。”事实上,?过去一年,以美国为首的伞型集团、欧盟、以及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等南北阵营、三股力量,合纵连横,施尽浑身解数,在2050年的长远减排目标、发达国家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如何符合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准则,以及发达国家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助资金和技术转移等问题上,争持较劲。有媒体形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国际谈判。 会前,中国政府亦一改过去在气候问题上被动挨打的局面,不单积极主动地开展与欧盟、美国等关键力量的双边气候外交,并且主动出击,尝试引导国际舆论,例如于2009年11月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重申中国的减排政策。于大会开幕前10天,中央更高调地宣布了新的减排目标,提出在2020年将单位GDP碳强度比2005年基准减少40%~45%的目标。中国政府的减排立场,可说是鹤立于发展中国家,其实质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不亚于欧盟与美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赢得不少国际掌声。 美国怪罪中国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初期,破天荒地每天举行媒体见面会,主动解答媒体疑问,宣传中国立场,底气十足,从容应战。但美国显然也是处心积累,有备而来。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于9日抵达会场,一改之前访华的温和态度,马上拉开战幔,措词强硬,炮口对准中国,表示“美国的经已放缓,排放真正急剧增长的国家反倒是中国”,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中国”。而对于美国的挑衅,气候大使于庆泰回击说,美国需要三省吾身,重新检视其谈判立场。双方往来叫阵,国际媒体则高调报道,中方越反击越陷足于美国精心设计的泥潭,会前极力营造的积极负责的形象,瞬间被转化为阻挠谈判的气候罪人,形势急转直下。 其后,国务卿希拉里抛出资金牌,大放烟幕,提出富国于2020年为穷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1000亿美元援助,但条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要积极减排,并向国际社会保证其执行之透明度。美国其实只是开出空头支票,千亿美元如何筹集等细节完全欠奉,根本没有承诺会出资多少,分明是个圈套,目的是转移视线,将矛头直刺中国最致命的弱点:透明度。中方理应早有预料,可惜官方的套路回应,抱守主权论述,表示方案不可接受,在国际社会前显得苍白无力,自说自话。美方偷袭得手,再下一城,中方被动牵制,阵脚终被打乱,谈判也胶着不前。 其实美国亦是内外交困,基于国内保守力量反对,气候政策寸步难行,连温和的能源法案在国会也再三折腾,赴哥本哈根之前,只能虚张声势,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实质只是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左右,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至少减排40%的目标,差之千里。华府深知在哥本哈根难有作为,只望继续以“怪罪中国”的策略,混淆视听,推卸责任。事实上,美国超低的减排目标,欠缺诚意的谈判态度,对多边国际协商规则的藐视,才是哥本哈根谈判的根本障碍。中国本来准备充足,以为万事俱备,但毕竟并非如西方政客般老谋深算,整日与媒体周旋,将民意把玩得炉火纯青,在美式政治权谋和媒体伎俩下,高下立见,尽吃眼前亏。 12月18日,各国首脑在会上分别发言,据当时在场的环保NGO绿色和平谈判代表李雁描述,温总理的措词出乎意料地强硬,说不管这次会议是否成功,中国自己定下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并不以任何其他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据称后来外交部散发的正式讲稿上,并没有这句话,显然,中国被惹怒了。李雁观察到,温总理在讲话时语带愤慨,而其后的发言,与讲稿也有出入,火药味更浓,直接把某些国家的资料透明度与世界减排目标和气候资金并列来谈,暗示中国不接受信息公开是谈判裹足不前的主要障碍。 对于中美剑拔弩张的公开对峙,李雁等NGO观察者心知不妙。据说,当日下午,当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首长在密会商谈时,不请自来,并径自坐下,跟4位新兴经济国家的***直接斡旋。几个小时后,乘坐空军一号飞回白宫,上机前,他“巧合”地赶上CNN的直播,宣布他与主要发展中国家达成了共识。众多欧盟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看到电视直播,才惊讶原来会议经已“达成共识”。 没有参与磋商的国家,对于五国在最后一刻抛出协议草案,当然觉得不是味儿。这份五国草案,相较早前由28国拟定的版本更空洞软弱,不单没有发达国家的整体减排数字,欠缺具体的应对资金和技术转移安排,连2050年长期减排目标也取消了,甚至于2011年底达成具约束力协议的文字也删去了。至此,哥本哈根败局已定,全面的气候协议终成泡影。 连夜开会后,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主席、苏丹代表于深宵召见记者,宣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会接受这份强加的协议,直指这是“史上最糟”的气候协议,是迫使非洲国家走向末路的“死亡条约”。备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穷国,更是声泪俱下,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受全球海平面上升而面临亡国,其谈判代表指:“主席先生,我们的未来,并不待价而沽。很抱歉告诉你,我们无法接受这项协议。”换来全场掌声雷动。欧盟也宣布维持减排两成之目标,部分国家推动减排三成之努力告吹。大会最后只是礼貌地表示“知悉”该协议,并没有提交正式表决。哥本哈根世纪会议最终在错愕、沮丧、愤怒和茫然的情绪中,仓皇谢幕。 中国在会前一直希望扮演积极的角色,可是在会议期间面临空前压力,且战且退,最终被迫入穷巷,腹背受敌,一方面被部分发展中国家批评;那边厢,美国的蓄意挑拨,尤其是临阵抛出中国必须增加透明度,以换取援助穷国的戏法,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隙缝,分化而治之。至此,美国成功将中国推在镁光灯下,成为哥本哈根败局的替罪羊。12月20日,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劫持”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进程,外交部也只能以官话回复记者提问,乏力反击。对中国而言,哥本哈根可算是一次意料之外的外交滑铁卢。 哥本哈根启示哥本哈根虽然溃败,但气候变化的威胁,并未因此而消散。讽刺的是,奥马巴飞抵华府,马上遇到大风雪,欧洲各国,亦受暴风雪吹袭,造成至少80人死亡。气候似乎也在报复控诉。在后哥本哈根的时代,全球联手应对气候危机,更显迫切。中国必须认真总结哥本哈根经验,检讨不足,以准备来年的气候谈判,尤其是一年后于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第16次缔约方大会。
无论如何,对中国而言,哥本哈根都是气候政治的新起点。首先,中国一直坚守的发展中国家立场,日后会面对更大的内外压力。中国的经济成就,尤其是经历2009年金融海啸的大浪淘沙后,一跃成为美国最大债主,其反弹之强劲,傲视全球。中国虽然一直拒绝掉入美国的G2双雄论述,强调多极合作,互惠共赢,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欧美强国逐渐拉近,却是不争事实。欧美民众,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所折射而认识的中国,科技先进,建筑超前,更是与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相悖。美国政客,正是抓住了这种群众心理,加以渲染。 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中国亦是高处不胜寒。这次会议上,77国集团的分裂公开化,源于发展中国家这顶帽子,经已掩盖不住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而且,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威胁程度不一,首当其冲面临亡国的岛国如图瓦卢和马尔代夫,当然是热窝上的蚂蚁,深受冰川融化威胁的高山国家,如拉美的玻利维亚,则对排放大国日益怨愤。 去年2月份在联合国全球环境部长会议上,尼泊尔的环境部长就曾亲口跟笔者说,他对中美之间的气候外交深感不安,担心中国不会坚守穷国小国的利益。在未来的气候谈判中,中国需要重新审视一贯的发展中国家立场,开创更切合实际的谈判基点,否则一身两头,内外交困,两边失义。 其次,中国根据《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坚持发达国家由于历史责任,应带头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哥本哈根,这项原则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公然漠视,提出不分南北的单轨制减排,迫使中国高调捍卫责任有所区别的双轨制。哥本哈根要讨论的,只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即2020年前的减排目标和行动,其实大家心里有数,将来关于第三承诺期、即2020年后的减排协定时,中国也难以再以发展中国家自居,继续不用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绝对量化减排。中国充其量是以时间换空间,早晚需要修改立场。 这次哥本哈根大会,各地媒体全程追踪报道,中国媒体亦不遑多让,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全球化时代的电子媒体,无远弗届,美国气候特使先声夺人,就是利用媒体打口水战,引君入瓮,将中国锁在被动的回应澄清上,使中方只能否认,不能正名。通过CNN宣布与中国等达成共识,抢占诠释权,在民众面前邀功。美国在舆论上逃之夭夭,实是媒体策略运用成功所至。反观中方,虽然在媒体沟通上有所突破,每天主动召开记者答问会,但积习难洗,整体策略仍然因循呆板,遇到逆境时只会重复官腔。更主动、更透明的信息公开,更灵活的新闻发布,似乎是必走之路。 中国NGO和青年志愿者首次集体亮相国际气候大会,象征了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在中国的社会化。中国政府过去基本上包揽了气候政治,今后应该更为开放,更积极地鼓励国内的民间力量关注气候变化,并支持他们作出切实行动应对,推动低碳生活。中国代表团亦应考虑与国际环保组织更紧密合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协同推动全球的减排协议。 最后,中国的新兴企业家群体,在哥本哈根亦是初登气候舞台,学习其他国家的参与经验。好利来的罗红、万科的王石、万通的冯仑,都被联合国环境署邀请乘坐气候列车到哥本哈根,同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的十多名企业家,参加了“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并发表宣言,展示中国企业家承担气候责任的意志。如何借助民间力量,与商界联手,亦是哥本哈根之后,中国政府急须考虑的新课题。 在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上,中国政府显然明白到,积极减排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利多于弊,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然。自“十一五”规划,政府就将单位GDP能耗减少20%设定成地方一把手政绩考核之一,全力推动节能减排。2020年碳强度削减四成以上的目标,如无意外,亦会按比例列入“十二五”规划中。随着国内新能源的飞速发展,老旧产能的淘汰,中国有能力在2040?年甚至2030年让碳排封顶。温总理月前提出的新一轮刺激经济方案,点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就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电动汽车三项低碳产业。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明确意识到减排这个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国家的任务是引导市场尽快地适应这个潮流,在政策上面配套,使企业能够尽快地占有先机,带领我国的绿色发展,并且走在国际前沿。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保障。事实上,一些前瞻远见的中国企业,已经不动声息走在低碳革命的前沿。上海正在兴建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场,而美国第二大风电场使用的设备,亦是中国制造的。 面对30年来放任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恶化,为了保持中国企业的环球竞争力,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无论哥本哈根成败得失,中国都必须努力减排,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毫无悬念的。哥本哈根没有完成任务,达成全面的国际协议,但也算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个新起点,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必须肩负责任,同舟共济,积极面对,加快走向绿色的、低碳的未来。 (卢思骋,资深环保人士。王之佳,原任国家环保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现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司级协调员)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样的认识已经几乎演变成了一句玩笑话,其实人类恰恰更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当他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时,内心激荡的是对地球的热爱,以及作为人类的庆幸: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但对我们却非常合适。作为高级生命体,人类应该学会在别人的感悟中成长。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联合国人居署指出,目前全球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就是这3351座城市,居住着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在各国占据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球科学组中国国家代表刘小汉教授指出,最快到2050年,南极冰盖可能将全部融化,海面将上升近70米,全球沿海城市将受到极大威胁!”
2009年联合国IPCC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交了一份集结全世界5000名气候专家对全球气候进行诊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报告。报告提出,如果未来海平面上升1米,北冰洋在2020-2037年间融化,那么,全球就会有三分之二的三角洲地区在海平面上升中沉没,其中包括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孟加拉恒河三角洲等次危险区和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法国隆河三角洲、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等最危险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全球33个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地区中,有三分之二(22个)正面临地陷海升双重威胁。在过去10年中,全球85%的大型三角洲地区曾受到严重洪涝灾害,导致26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淹。而如果海平面持续以目前所预测的速度上升的话,那么本世纪内受淹土地面积还将增加50%。根据各三角洲地区受威胁的程度将其分为5个等级。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亿的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跻身最严重的一级。中国测绘科学院指出,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不到1米,其中有1/4的土地在珠江基准面高程(某一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0.4米以下,大约有13%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广州、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大部分地区高程在珠江基准面0.5-2.0米左右,许多地区目前靠堤围防护。2007年,《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按现在情形,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珠三角可能有1153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没,受威胁最大的有广州市区、珠海市和佛山市;如果无防海潮设施,淹没面积可达5545.69平方公里,范围也将扩至中山、东莞等。
2007年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近100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升高,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50年,我国增暖尤其明显,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增温速率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广东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1℃/1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增温速率最高,达0.3℃/10年。由此看来,珠三角地区近50年来的快速升温已经使其成为我国主要的增温地区。
中国气象局灾难评估专家杜尧东博士称,广东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到2020年将可能增暖1.5℃,2050年增暖2.7℃。这不是危言耸听。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水体积膨胀和冰川融化,广东沿海乃至全球海平面上升存在加速趋势。同时,他还警告,海平面升高会抬升风暴潮位。事实上,最近十年,广东沿海遭受强风暴潮的影响频率已经增加了1.5倍。2008年,广东更是遭受了强台风“黑格比”带来的百年一遇的风暴潮。
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长期以来,上海被视为地球气候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使用太湖水,而且濒海而居,易受各种风暴潮的影响、城市建设带来大量的高层建筑、地下交通和超标开采水源让她面临地陷海升的危险。事实上,全球变暖已使上海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近50年,上海城区气温上升了2.35℃,是全国同期升温的两倍多,是全球数据的近4倍,与全球其他同类型的河口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休斯顿、新奥尔良等)相比也更为明显。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处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目前上海市平均海拔仅为大约1.8-3.5米,最低处只有0.91米。近30年来,上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比如崇明的东滩、浦东临海的很多地势低洼地区,则呈现陆地面积越来越少的趋势。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上海的部分生态脆弱区也将面临不同程度被淹没的危险。上海海平面平均标高是4米,而黄浦江涨一次潮海平面就高达5米多,如果再继续沉陷2米,上海立刻就会陷入一片汪洋。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报告称,到205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将上升30厘米,另有科学组织认为这个数字是70厘米。根据国家海洋局研究,在有防潮设施情况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能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海岸13%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将被淹,其中上海市约5.4万平方公里,超过整个上海的一半多。前英国《卫报》环境版主编、自由撰稿人保罗·布朗认为,在全球变暖令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中,上海被认为是危险系数较高的城市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气候变化脆弱性在地域空间上存在较大异质性;综合脆弱性分析表明:最脆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沿岸缓冲区;次脆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北部、横沙、长兴两岛、南汇口、杭州湾沿海滩涂湿地和上海主要水系;其他地区为弱度脆弱区或不脆弱区。上海脆弱性指数与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上海地区变得更脆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上海近50年降水灾害概率比前50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极端最高气温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上升,尤其是在2003出现了39.6℃的极端高温;气温、降水和气流变化加剧了风暴潮产生的可能性,同时风暴潮产生的损失也随之加大。类似新奥尔良飓风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国家海洋局林山青表示,海平面上升会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及咸潮等海洋灾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教授汪品先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是全世界范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和天津面临的挑战最严峻,主要因为土地下陷。”据媒体称,近20年来中国地面沉降越来越严重,从过去的上海蔓延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和华北等广大地区,95个城市受到地面沉降的威胁。2002年《上海城市地质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提到:自1921年上海首次发现地面沉降现象到1965年44年间,上海下沉平均数是1.69米,最厉害地方达到2.63米,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公里。
路透社2008年10月报道称,20世纪70年代,上海政府积极回灌地下水,土地下陷程度明显减轻,地表甚至有所上升。但90年代上海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地表又开始下陷。尽管上海现在采取措施阻止过度抽取地下水,但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将使地面下陷。华东师范大学地质学教授许世远说:“地下水使用多或高楼密度大的地区,问题较严重。”权威建筑资讯机构安波利斯称,上海有大约1万座建筑高于10层,其中80%是最近10年建造的。
上海市地质学会刘守祺表示,2000年以前,上海沉降速度是6毫米,现已达10毫米,而从1921年至今累计沉陷已超过2米。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超采。上海是典型软土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使超高层建筑从软土地区拔地而起,加之地下水抽取,三管齐下,让上海不断下降。198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周边地区乡镇企业兴起,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江苏苏锡常地区和浙江杭嘉湖州地区,都相继发生了地面沉降,在区域上和上海连成一片。
繁华的上海记载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风云变化、留存了中国独树一帜的海派风韵,担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角色。难以想象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如果沉没会是怎样。百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包括上海在内被预测沉没的城市,如何力挽狂澜?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转折点,这些未来的“亚特兰蒂斯”如何拯救自己于危难?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告诉世人“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给人生观开的一个玩笑。”
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被亲切地称为“家园”,因为正是她孕育了人类。对此我们所知甚少,毕竟从人类启蒙发展至今也只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弹指一瞬。 但纵观这个“家园”的发展,不禁觉得她的存在真的很奇妙,似乎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周期性与规律性,并且显得那么脆弱与敏感。从很遥远的时候起,在一段周期内,这种规律似乎就在平衡与失衡间摆动,并且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古时人类运用粗砺和感性的记载诉说了地球的沧桑和巨变,甚至给出了对未来的种种预言,虽然彼时无法得出最科学的解释。随着智慧与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逐渐地揭开地球的面纱。同时,接二连三的灾难,又促使科学去寻求更合理的答案。我国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曾在2010年1月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绝非随意猜测!对“全球变暖”这个概念,很多人认为,全球变暖就是气温升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又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2010年3月中国科学院匡耀求表示,总的趋势还是全球在变暖,只不过,最低温度在下降,最高温度在升高,因此,平均温度还是在升高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并不可能使全球同步升温,但是,会导致气候极端化。因为温室气体只有在有太阳光照射的区域才有可能产生升温效应。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大气环流将发生明显改变:太阳照射区域温室效应增强而导致气温升高,必然导致其上空大气膨胀上升,结果必然导致没有太阳照射区域大气压缩下沉,大气压缩下沉结果就是天气变冷。这一说法也就是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反馈机制,即温室效应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
2010年3月26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认为,总体感觉是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但是缺乏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证明。科学无法确定单个事件和全球变暖直接相关,不要强调极端天气发生和全球变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大背景,我们把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都收集起来,从整体上分析,才能得出它们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针对个体事件,只能说它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
2009年冷冬,任福民概括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大气环流异常,整个北半球冷空气主体移出了极地,中心在西伯利亚一带,这种形式的持续导致大范围地区异常偏冷;二是厄尔尼诺靠近太平洋中部,使得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因此有趋冷作用;三是最近10多年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灰对地球起到屏障作用,能够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也能降低温度;四是太阳活动强的时候对外辐射强,活动弱的时候对外辐射弱。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最近几年处于活动低谷,也有利于地球变冷。
其实,科学界对于大气环流对极端气候的影响是达成共识的,争论在于全球变暖会不会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那么,在科学家还没有答案并且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出答案的情况下,两种假设就会一直存在。在客观看待两种科学论断的前提下,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或者忽视其中“全球变暖会引发大气环流改变”的可能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在2010年玉树地震后一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发表了他对于全球地震的看法,他认为,自2004年印尼8.7级地震开始全球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同时,他还提出了有关地震成因的新观点,即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因为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分离”、“摩擦”三种情况,从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来自于块体间撞击或摩擦时损失的动能。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每天都不一样,就需找出其中的规律。国际上有一个专业机构IERS记录了1962年以来每天的地球自转速度,发现地球自转有时加速,有时减速,并且有相对的规律性。长期的自转速度变化存在一个10年左右的周期。1993年-2003年地球自转处于加速状态,2003以来处于减速状态;在一年时间里,1-3月和8-10月处于地球减速期,4-7月和11-12月处于地球加速期。他发现,每年的3、4月和8、9月地震发生比例明显大于自然概率。一年里处于加速与减速交换期最容易发生强震。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抗震专家周福霖也用统计数据表明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他表示,2009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月有2.6次,相比来说,上世纪平均每月只有1.6次。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最近9个月内(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全球则发生了6次。全球地震进入了高活跃期。他表示,就我国看来,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发生了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转入平静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又再次活跃起来。一般来说,地震的一次活跃期会持续十几年到几十年。因此,此次活跃截止何时,尚不得知。
与认为“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意见相左的专家之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少泉在玉树地震当天表示,全球地震频发只能说明目前地震活动较强,但是否进入地震频发期,业界并无统一标准。他认为,这些地震活动总有一个时期强,一个时期弱,因为地震活动是地球本身的固有属性,地震是地球在释放能力,是地球充满活力的象征。地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还有外环境,行星对它的撞击,各种影响下,它释放能量很正常。并且他强调因为是“现代地震灾害”,即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高,一旦发生大地震,造成的影响相应比较大。
我们目睹了地球悄无声息地发动着一个又一个灾难,人类措手不及地遭遇一个又一个的死亡,在这一切下,争论变得苍白。就像一位叫罗斐的作者所说的“人类是被地球宠坏的小孩,他非常偶然地获得了地球的恩宠,在地球的孩子中表现突出。然后,这个狂妄的小孩就认为自己最聪明、最有能力,他刚刚学会了一些技能,骄傲地称之为科学,以为科学无所不能。然后就失去了敬畏之心,觉得自己可以站在地球的顶端,为所欲为。”
面对这种终极问题,人类是依旧坚持所谓的现代文明一路高歌猛进?还是为所谓的利益而产生纷争?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表达方式是将人类的发言上升到国际间对话的方式,因为,这不是一个人所造成的,也不是一国可以独自解决的,既然孤独的人类对于地球毫无力量可言,那么,面对这一星球级的议题,有责任感的国家须以平等的态度通力以对。
曾几何时,我们是这样地骄傲,敢于对天地宣言: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可是今天,面对地球上愈演愈烈的灾难,我们懂得了失去的害怕。时至今日,我们尚且能多半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如果今天我们忽视这种权利也是义务,一旦失去它,人类就再也无法回头走上挽救自己的道路。
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是人类的活动影响了气候,而且因此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升温,已经在摧毁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正如我们所讲的“2℃改变世界”中所排列出的每上升1℃,地球所遭遇的恶变乃至毁灭。而现实是,各种极端气候和地质异象已经密集出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评估报告正式指出,在过去35年内,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对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令人担忧的远不止这些看得到的事实。世界上多种文明的预言不约而同地指出,2012年将是地球的归元之年。关键时间正在步步逼近,这一话题更深刻地引起世人的关注。我们不知道彼时的2012究竟会如何,但当前不断揭晓的地球问题,正在越来越清楚地提示人类该如何自救。
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科学家在不同场合呼吁:人类正一步步靠近气候变化的“不可逆转点”--较工业革命前上升2℃,必须立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放缓本世纪及以后的气候变暖速度,鉴于气候系统对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反应具有滞后性,最佳的减排时机就在今日,而一旦气候变暖的进程超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等气候变化显著的时候,我们再想把气温降到规定的目标值以下,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据路透社2006年2月7日的报道,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讲演中指出,关于气候变动的问题,如果在最近7年不制定出重要的政策和决定,那就为时已晚了。布莱尔所说的这个时间现在只剩下3年左右了。而且,每往后拖一年,人类就要付出更大看得到的经济代价。仅以气候持续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为例,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2006年的报告,2005年自然灾害损失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2000亿美元,依次发展趋势,到2050年,每年的经济损失将会达3000亿美元。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指出,遏制灾难性气候变暖的行动每拖延一年,为此付出的花费就会增加5000亿美元。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失去了昨天,但是,我们绝不能再失去未来。在2012年12月22日到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大旱、暴风雪、冰雹、超级热浪、泥石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将更多发生,仿佛在给我们敲响预言警示。虽然,科学家都在努力粉碎“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但是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深深伤害,如果不加以矫正,难保不让预言成真。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得过2012,我们还能逃得了2016、2056,或者2100吗?全球10大预言纷纷将地球劫难的闹钟定在了2012年前后,神秘难解的也好、荒诞莫名的也罢,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预言的惊人巧合,绝非意外!即便是2012年12月22日的时钟正常敲响,即便是那一日的太阳照常升起,即便是可以将10大末世预言定论为10大末世谎言时,人类的心情却依然无法轻松。
毋庸拨开历史的迷雾,无需抹去时间的尘埃,人类对地球的伤痛已经有切肤的感受,近20年来科学家敲响的地球警钟还从未受到过质疑。地陷海升、板块异动、物种灭绝……,每一样都足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人类在存亡两界任意丢掷!更何况组合精密的地球的每一种劫难都不会形单影只地出现。
回顾地球5.4亿年间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被推向断头台的总是掌控地球的生灵。眼下,“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代的大门已然渐渐开启,人类能否跑赢时间?人类能否不为自己的贪欲做自灭家门的可悲推手?众多科学家已经吹响人类自救的号角:如果人类能够勒住贪欲的缰绳,停止对地球的伤害,尊重不仅仅只有人类的所有生命,那么人类的路还会很长、很绚丽!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样的认识已经几乎演变成了一句玩笑话,其实人类恰恰更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当他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时,内心激荡的是对地球的热爱,以及作为人类的庆幸: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但对我们却非常合适。作为高级生命体,人类应该学会在别人的感悟中成长。
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5篇
环保,是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的,我们到了哪里都要记得环保。你还在苦恼征文怎么写才好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篇1
我们是地球的主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污染地球。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不浪费,就能为大自然节省一些能源、资产,为地球做一件好事。
我就给你说几件事吧:我记得在夏天,天气热地像蒸炉一样,大地上感觉冒着火,我和爸爸妈妈因为外面特冷所以只好待在家中,打开了空调,过了一会儿,爸爸把温度调到了26摄氏度,我说:“爸爸,您把空调关掉吧,用扇电扇也挺凉快地。”爸爸说:“你真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我又为大自然节省了能源。
还有一次,到中午了,妈妈那时正在烧菜。我走过去一看,呀,火苗差点“窜”到锅上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您的火苗开得太大了,再大会把油给引燃的。”“你说的太对了,这样又省油,又不会把油引燃。”说着,妈妈连忙把煤气灶的火苗关小了。
还有一件事,早上我看见爸爸起床了,就对爸爸说:“爸爸,咱们今天到外面去吃早点好不好。”爸爸对我说:“好,那我们今天还是走着去吧?”我说:“好,那我们就走着去吧,不光可以锻炼身体,这样还可以不会把空气污染。”爸爸微笑地点点头说:“好样的!我们要的就是低碳生活么”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人口大量的增多、气候近些年来越来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的越来越多,地球的臭氧层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污染,全世界的环境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安全,所以,我们要保护全球的环境。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篇2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带给着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去保护它。
谁不想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完美,更漂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五花八门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垃圾都是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比如说我们常用的电池,如果用完后不进行适当的处理,那么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据研究,一节废的纽扣电池能使60万升的水不能饮用。如果每人丢弃一颗废电池,那么到了那时,水,将成为奢侈品。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将垃圾分类。
我国于2008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这一做法,使我国每年节省三千七百万桶石油。塑料袋,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再普通但是了,但是你明白吗,塑料袋却是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仅消耗了超多资源,而且还需要500年的时间才能被自然分解。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塑料袋。
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使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虽然最终未能到达预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开再大的会议也只是形同虚设。会议上说,此刻全球平均气温正逐渐升高,大部分冰山已经开始融化。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世界将被水淹没。此刻的全球平均气温较以前已经升高了1.1℃,别看只是小小的1.1℃,可这是“全球平均气温”啊!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4℃,那么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将升高16℃,到那时,北极和南极也能够看到大树了。你想一想,到那时,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
其实导致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据研究,我们每一天使用的电器或其他东西会排放超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却是使气温升高的一大因素。如果减少使用电器,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减少。汽车尾气中也内含超多的二氧化碳,应随时提醒爸爸妈妈上班或外出旅游时,应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尽量少开私家车,这样能减少超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电器,少开私家车上班或旅行。
作为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如果世界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够创造一个崭新、美丽的世界!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篇3
大家都明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超多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得不像样了。水渐渐少了,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有些人到处砍伐树木,此刻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万公顷森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有些人还随手丢垃圾,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一个大森林里,一个人嘴里叼着一根烟,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砍伐一棵棵大树,而大树也在哭泣,那个人肩膀上停了一只啄木鸟,啄木鸟看了看那个人的脑袋,说:“这段木头里必须有虫。”那个人脑袋的确有“虫”,这个“虫”指的是那个人破坏环境的心虫,怪不不得啄木鸟说他脑袋有“虫”,但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世界上,这种“脑袋有虫”的人数不胜数,可啄木鸟却是寥寥无几。平时,不少同学的草稿纸只划了几笔就扔进了垃圾桶,要明白,这些纸但是一棵棵树木啊;洗手时,水开得太大,这还不说,洗完手,也不关水就走了,任凭水哗哗地流淌,要明白在干旱地区水是多么宝贵啊;平时,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既影响环境又影响美观……要明白,如今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但是那些“脑袋有虫”的人却丝毫没有醒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环境:砍伐树木、毁坏植物;为了贪方便,将污水排入江河,不知有多少河流因此无法饮用,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已经便得浑浊不堪;昔日的天府之国——城都的完美风景已没有存在,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几乎处处是酸雨……在如此触目惊心的事情前,人们似乎没有醒悟,而人们脑里那条贪婪的虫子越来越大,人们已经被欲望迷住了双眼。
如今我们务必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而我们首先就应做的就是灭掉我们脑子里那条贪婪的虫子,同学们,请你们照亮你们内心的明镜,“你的脑子里还有虫吗?”
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小公民,就应用心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扔废弃物,不乱倒垃圾,见到垃圾主动地弯下腰捡一捡,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持续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保护野生动物,制止砍伐树木,保护植物;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相信,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地球母亲将会重现以前的光彩!还给我们人类一个洁净、美丽的家园!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篇4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树林遭人砍伐,变成人们生活上的木制品。人们只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动物流离失所,奔向它方。这并不是虚假的幻想,这是血淋淋的事实。
曾几何时,世界上大批的动植物遭到灭绝,还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这都是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人类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礼貌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吨/年。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构成了酸雨。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94年共有194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则有157起。石油类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类可迅速扩散,构成油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油类内含多环芳烃致癌物质,可经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主题征文600字范文篇5
“碳足迹”是一个最新名词,它标志着一个人的“碳耗用量”。“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变暖的凶手——二氧化碳也制造的多。也就是说“碳足迹”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我的低碳小窍门是:大自然是我们改不了的,但我们能稍稍改改自己的习惯。我们在用电脑的时候,如果长时间不用,那么这时就可以把电脑设为待机状态,不用的室友就拔下插头。不仅如此,如果短时间内不用电脑,其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50%以下。此外不用音响时关掉,显示器的亮度也可以调低。
目前每户城市家庭的家电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使用一张15瓦的长明灯,因电器关机没拔插头,全国每年待机浪费的电量。
不仅如此,生活中不用一次性筷子,带环保购物袋,少乘坐电梯,都是减少碳排放量的好途径,这只需要我们稍稍改一下习惯。
衣食住行都很重要,做为新时代的学生,上学肯定要“行”。城市中有很多“本本族”,这些人都考出了驾照却没有买车,他们看见汽车尾气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坚定了他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决心,再说青岛的地铁也快完工了。科学说明:每消耗一公升汽油会产生2.7千克的二氧化碳,拥有私家车无疑是过着一种高碳生活,如果实在需要以车代步,不妨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用车习惯来“低碳”,这样每辆车每年可减少油耗约180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综上所述,低碳生活小窍门其实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今年冬天为什么特别冷呢?气候不是变暖了吗?请专家解答
(1)(12分)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全球气候变暖首先由科学家讨论,到上升为重大战略性问题,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取得广泛共识,这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任答3点,每点4分,共12分) (2)(12分)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前提。灾害发生是人没有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结果。(3分)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从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大气活动异常,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旱灾的发生。(3分)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旱灾,重庆市立即作出批示。(3分)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重庆市在灾害发生时立即作出的批示是正确的意识,推动各部门积极做好抗旱救灾工作。(3分) |
略 |
我不认同楼上所说,我有我的观点,请楼主耐心看完,再做判断。
我在以一个业余经济学的爱好者身份,和你探讨一下,气候变暖为什么存在是的争议。
**《后天》里面那位副总统扮演的是反面角色。讽刺的是,他说的句反面台词,居然是我的观点:“教授,我们的经济和环境一样脆弱,请不要动不动就危言耸听!”
我从三点来论述我的观点:
第一点:气候门事件,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会怀疑任何所谓气候变暖的数据,就如同我怀疑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2厘米一样。
我这里大概描述一下“气候门”。哥本哈根会议,采信的是一家名为“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成果,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一名俄罗斯黑客窃取英国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之间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谎言和欺骗!
随着气候门事件的爆发,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组节目,采访了很多知名的气象学家,这些气象学家表示,哥本哈根很多专家学者都是由政客所扮演的,他们本身不存在气象知识,更有甚者,一些知名气象学着更是“被挂名”。(具体你可以去各大视频网站去搜索一下该节目,BBC是个有信托责任的知名媒体,相比较是可信度比较高的)
所以,通过这次事件,便可以看出,我们所得到的气候信息,并非严肃,很多资料都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点,完全截然不同的科学依据。
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就在于强调一个词,“低碳”,所以碳排放被认为是导致气候问题的原因。那么我们排放出的碳是多少呢?65亿顿每年,这包含了呼吸和开车等全部的人为因素。而每年细菌和落叶腐化过程中产证的二氧化碳大约是1500亿吨,其他还有火山喷发等因素,形成的二氧化碳也远远多余人类活动。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会不会因为这65亿顿的二氧化碳毁掉地球气候的平衡呢?我觉得这可能性很低。
从研究冰层样本中,是可以计算出历史上不同年份的气温和大气中的碳含量。研究结果是:地球上存在多次冰河期和高温期,但是这和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有明显的区别。历史上的气温,总是在到达巅峰之后数个世纪后,二氧化碳含量才会到达巅峰,但是二氧化碳到达巅峰后,气温已经逐渐趋于变冷的过程了。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高气温时期,由于气温逐渐变高,所以海洋里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所以才引起了高二氧化碳含量,等到气温逐渐降低,二氧化碳的释放才逐渐停止,直到不释放,最后开始“回收”二氧化碳,所以,气温的高低才会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调,二氧化碳的含量慢慢跟随着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那么从上面得出结论,如果我得到的资料是正确的话,那么气候就与二氧化碳没有关系。
如果是这样,那么气候为什么会冷热更迭呢?为什么会有高温期和冰河期呢?
BBC所采访的权威专家是这么认为的。
宇宙中充满了宇宙射线,这些射线源自超新星爆炸,射线穿越大气层,由于地球表面7成以上都是水,故此宇宙射线大量射入海洋中,催发了水分子之间的分离,挥发为水气进入大气中,大气中的水气汇集成云。
而水气汇集成的云,是非常好的保温气体。太阳辐射射到地面后会反射,如果是在无云的时候,会直接反射回宇宙,但是如果有云,敷设反射的途中,就会被云层拦截住,从新反射回大地,这就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但是宇宙射线的“供应”虽然是稳定的,但是还存在一个因素,这就是太阳风。
太阳黑子爆发,太阳风越强烈。太阳风会吹散地球附近的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少,地球大气中的水气就少,水气少,云层就稀薄,而稀薄的云层就缺乏了保温的效果,地球气候就变得寒冷。
而太阳黑子的爆发,则也有一定的规律。
根据对太阳的观察,直到2000年,太阳黑子的活动不是很频繁,但是最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活动,我不知道这会不会与火山和地震有关,但是你不觉得今年的冬天有那么一点冷吗?
从历史真实的数据来看,从二战结束,到75年,这段时间,全球气候是逐渐变冷,然后从75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气候是在变暖的,而从2000年后,尤其是这几年,气候没有继续变暖的趋势,有专家认为,气候已经逐渐开始变冷。(而且从这个数据看出,二战结束后是工业恢复期,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不会考虑到气候因素的,结果是气候变冷,更加表明了二氧化碳与气候冷热无关)
综合上面的说法,我认为,气候变暖的过程,事实上是地球气候一个正常的变迁,从历史上看,地球上有比现在更温暖的时期,就是中世纪,那个时候的世界社会相当的富庶,欧洲大部分的知名教堂都是建造在那个时代,而在中国,正在经历封建社会的巅峰——开元盛世!另外在工业革命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冰河期,当时泰晤士河都结冰的,冬天经常有小贩在冰面上开店。我认为气温的高低变化,就如同一年有四季一般正常
第三,气候与政治
如果我上面所学到的知识,是正确的话,那么我都能够学习到的知识,那些政治家是没有可能学不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低碳”的口号呢?
全球气候问题,起源于英国,倡导者是著名的英国首位女性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为她在竞选的时候,英国有酸雨的现象,由此她提出了全球环境恶化,保护全球环境的竞选口号,这个口号正好迎合了民众的两个心理,一是二战后,因为的存在,人类对自身拥有巨大力量的盲目认识,自以为可以摧毁地球;二是对“自己拥有巨大力量”的恐惧,害怕被自身的力反过来毁灭。所以撒切尔利用了这个口号,成为了第一任英国女首相。而此法固然会被各国政客广为利用在各个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经济。
世界经济好比一盘水,世界各国就好比托着水的盘子。如果你端平盘子,那么盘子里的各个部分的水含量就是一样的,如果你端不平,那么势必盘子里有一部分得到的水多,一部分地方得到的水少,而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就希望,这个盘子能倾斜,自己得到的水多一点。
所以,大国就丢出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正义旗帜,并且把这个口号喊的响亮,喊的正义,把环保列为道德的制高点,自己就可以"挟环境这个天子而令不臣”,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可以利用这个来制裁你,而且是师出有名手段还可以非常残忍,就如同中世纪教徒处罚异教徒一样,是可以动用火刑的。你要明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意味着产量下降,经济发展减缓,你发展的慢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就更明显,经济这盘“水”,就会倒向美国这边,美国的“水”自然就会增加了。
美国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胜国,成功的划分了二战后的经济,其内容是,非洲,亚洲,南美出口原材料,廉价的粗加工商品,由美国为首的第一、第二世界国家(北美、西欧)负责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最终的产品,由本国消化,或者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当中,原材料的出口已经产品粗加工利润最为微薄,而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利润最为丰厚,所以西方列强国家富庶,我们穷。这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精心规划的。
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见得满足现状,都想办法发展,但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会破坏西方发达规划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时候,那西方就不会再容忍了。他们精心炮制出了“保护世界环境”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大!!
除此之外,还有更现实的问题,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如何处理好就业率,是摆在办公桌上的大难题,本人是蓝领阶层的代表,所以自然是要增加工人的工作岗位,为此,美国打出了两计重拳。
第一击重拳,打向了日本,就是日本丰田事件,美国通过打击丰田及其他日本高档商品,减少了进口高档的销量,降低了美国商品的成本,增加了美国商品的销量和利润,这个不在这里多说,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第二击重拳,直击中国。由于增加了以汽车业为首的工业不足以满足美国的就业率,也达不到许诺的增加300万就业岗位的承诺,所以有必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就把目标定为了节能环保新能源行业。但是美国也要确生产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品有地方可卖,美国就把目标定在了中国。
首先,美国打了一计虚拳,要求人民币升值。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从表面上看,这是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出口,让美国的采购商买中国的廉价商品成本提高,从而把采购目光转回到国内,这样,美国自己的工厂就会开工。
然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致命的,人民币只要再提高5~7%,中国工厂就要倒闭,而美国是希望人民币升值30%,这根本就是要中国企业去死。
之后,美国就威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且成功的说服了欧盟共同给中国施压。
但是,美国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要把中国马上置于死地,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把中国拖到谈判桌上来谈判,并且增加了谈判筹码。
果不其然,中国就真的回到了谈判桌上,并且完全照着美国人的思路走。中美达成了以下共识
1、美国不再提人民币升值;2、美国考虑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体制(看清楚,是考虑,而且没说考虑多久);3、有中国出资,美国“帮助”中国制造三座第三代技术核电厂(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更安全更经济的第四代核能产品)。
说道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美国的这计重拳,其实是要为美国的节能新能源产品,找个买家,而且是强迫别人买,这个当年英国为了取得在中国的经商特权而打的鸦片战争,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气候危机根本不存在,存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政治家永远是黑暗的,这依然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说真的有气候危机,那是指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制造气候恶化的假象,来剥削我们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现在社会名义上是要保护环境,而实际上做的是破坏环境,太阳能电板所用材料是多晶硅,这东西在制造过程中是非常破坏环境的,我们的环境危机,真正来源正是这类东西,垃圾围城,水资源污染才是真正威胁我们和自然界的元凶!而不是二氧化碳。
为了保卫我们的经济(而不是环境),我建议大家,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帮助国家的地方在于: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尽可能去购买国产货,去国内企业、商家消费,让人民的财富留在国内,而不是被外国人赚走。让我们国内企业多赚钱,他们才有条件给员工更多工资,有了更多的工资,才能更加促进消费,振兴中国的零售业,使得中国经济走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更发达,我们每个中国人才能受惠,我们的国家在对外谈判上,才有更多的底气!! 至于环境,我只是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水资源污染和垃圾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