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察隅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是什么_察隅天气
tamoadmin 2024-12-17 人已围观
简介1.四月份西藏的温度大概是多少?林芝市和墨脱县的气候差那么多的原因是:1、林芝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旅行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不大。但是本地区东南部的波密、察隅林芝和墨脱一带除外,因为它们所处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小环境圈里,有其特殊性,在这一带旅行时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很大。2、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年极端最低气温
1.四月份西藏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林芝市和墨脱县的气候差那么多的原因是:
1、林芝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温和湿润,旅行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不大。但是本地区东南部的波密、察隅林芝和墨脱一带除外,因为它们所处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小环境圈里,有其特殊性,在这一带旅行时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很大。
2、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年极端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3.8℃,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年无霜期340天,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左右。
四月份西藏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1、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2、据推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温降低0.57℃,纬度每升高1度,年均温降低0.63℃,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四季不明。
3、大部分地区的最暖月均温在15℃以下,1月和7月平均气温都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5-20℃。
4、按气候分类,除东南缘河谷地区外,整个西藏全年无夏。
扩展资料
高原气候的主要特征: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2、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冷湖逐渐减少,冷湖降水量仅17.5毫米。
4、根据温度和水分指标,结合植被,考虑地热的影响,通过分析,受高层地区划分高层亚寒带,高原温带,藏东南亚热带山地和热带山地,依据水分状况又可分为湿润、干旱、半干旱等13个气候类型。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张器和调节器。
百度百科-高原气候
四月份西藏的温度白天平均15度左右,晚上0度左右。白天只需穿长袖外套即可,晚上则需要穿羽绒服来御寒。需要注意的是,在四月份的时候西藏的昼夜温差很大,要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感冒。
扩展资料:西藏气候类型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看,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的地区属于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这里最暖月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下,比同纬度的中国东部地区还高。年降水量2500毫米,个别地方达4495毫米,是西藏降雨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多雨地区之一。 这里森林茂盛,四季常绿,各种热带植物生长繁茂,藤本植物交织缠绕,满山遍野的野芭蕉、野柠檬林和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这里可以种植热带经济 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
上述这些地区海拔1100-2500米的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8-22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终年温暖,雨量充沛,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农作物一年两熟。
喜马拉雅山以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500-4200米,属于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10-18摄氏度,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能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喜凉作物和温带果木,农作物一年一熟。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藏北高原南部湖盆地区,海拔4200-4700米,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6-10摄氏度,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西藏的大草原,以牧业为主。
藏北高原北部海拔4700-5500米的地区,属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在6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是广阔的天然牧场。海拔5500米以上的地区,终年积雪,是一片晶珠碎玉般的冰雪世界。
西藏地区多夜雨
即使雨季到西藏旅游,白天不备雨具,也决不会遭雨淋。而傍晚外出,则要当心。夜雨是西藏气候的一个特点。西藏雨季从四、五月份由藏东南察隅、墨脱开始,降雨中心不断西移。逐步扩展到拉萨、日喀则等腹心地带,至7月份西藏全境进入雨,9月份中下旬到10月上旬,雨季很快就结束。
西藏各地的夜雨率(即从晚上8时到次日清晨8时的降水量,占一天24小时降水量的百分比)大都在60%以上,尤以雅鲁藏布江谷地诳雨最显著,拉萨的年夜雨率达85%,日喀则达82%。唯西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夜雨较少,约占50%左右。
西藏夜雨的形成条件
西藏夜雨的形成,除受大范围天气形势影响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所致。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受热面积大,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区,河谷受热面积小,增温较慢,形成高气压区,气流从谷地上升形成谷风,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顶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馒头的积云。但是,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热蒸发消散,所以云层变薄,乃至天空少云或晴空万里。而太阳落山时,地面迅速降温,山坡冷却很快,冷空气下沉并抬升谷地暖温空气,增加了大气层的的扰动,为降雨提供了条件。加上夜晚冷却,下层暖,对流加强,云层内不稳定性加大,有利于汽饱和凝结,最后就形成了夜雨。
西藏的气温总体特点分析
(1)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的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4~16度。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夏季8月白天气温可达10度以上,夜间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小溪和水潭上结冰。
(2)一天度四季,全年备寒冬。每年6月,拉萨、日喀则中午最高气温可达27~29度,给人以盛夏的感觉。傍晚气温下降,人们又感觉秋凉之感。气温降至0~5度,整夜都要盖棉被,好似冬季。翌晨日出后,气温回升,又仿佛春天。为适应这种“一天度四季,全年备寒冬”的特殊气候,藏民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就脱出一只袖,调节体温,到了落日时分再紧裹藏袍。
(3)西藏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冬季和初春气候干寒,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因此,去西藏旅游的时节以4-10月份较为理想。7-8月份是西藏的雨季,部分路段会出现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况,导致车辆无法通过。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藏气候